文登,唐虞為嵎夷地。夏、商為青州地,春秋先后為齊國萊地、牟子國地,戰國為齊地。秦罷諸侯,置郡縣,文登為齊郡腄縣地。西漢,文登屬青州東萊郡東牟、不夜、昌陽三縣。東漢省不夜入昌陽,文登為昌陽縣地。三國時,屬魏國青州長廣郡昌陽縣地。晉及劉宋時,分屬青州長廣郡、東萊國牟平二縣。后魏,分屬光州東牟郡觀陽、牟平二縣。
北齊天統四年(568),析牟平、觀陽地置文登縣,因文登山而得名,屬光州長廣郡。周因之。隋時,屬青州東萊郡。唐時,屬河南道。武德元年(618),境內置登州,文登縣為其屬;貞觀元年(627),廢登州,屬萊州;如意元年(692),于牟平置登州,神龍三年(707),移登州治于蓬萊,文登均為其屬。五代因之。宋,文登屬京東東路登州。金,屬山東東路寧海州。元初,屬益都路寧海州;至元九年(1272),直隸都省山東寧海州。明,屬山東省登州府寧海州。清,屬山東省登萊青道登州府。
中華民國3年(1914)5月,屬山東省膠東道,1925年改屬東海道。1928年,直屬山東省。1934年1月,屬山東省魯東區。1936年1月,屬山東省第七行政區。
1940年6月,中共領導的文登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,屬膠東區東海專區。1941年12月,文登析為文登(東)、文西兩縣。1945年春,文西縣改為昆崳縣。1950年6月1日,膠東行政區撤銷,東海專區改為文登專區,文、昆二縣為其屬。1956年3月,文、昆兩縣合并仍稱文登縣,屬萊陽專區。1958年11月,文登改屬煙臺專區。1967年2月,改屬煙臺地區。1983年8月,改屬煙臺市。1987年6月,改屬威海市。1988年10月24日,國務院批準文登縣改為省轄縣級市,仍由威海市代管。
|